胡恒松
2020年12月,中國向全世界宣布,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碳中和”已經成為中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之一。歐盟排放交易系統(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ing Sys-tem,EU ETS)作為全世界覆蓋范圍最廣,交易規模最大,減排效果最好的碳排放交易系統,理應成為中國建設全國統一的碳排放交易系統的主要參考和借鑒對象。由河北金融學院金融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谷小飛、王憲明所著《中國碳排放交易系統構建——來自歐盟的經驗》就是關注社會熱點,從理論到實踐,提出解決方案。該書系統性的介紹了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的運行機制,深入研究碳排放產品的交易機制,包括碳現貨和碳衍生品,并對中國建立全國統一的碳排放交易系統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與市面上已有的其他碳排放著作相比,該書最大的特點是對碳排放交易進行了詳盡、系統、全面的研究,不僅研究了碳排放的基本經濟原理,還更加深入的分析了碳排放交易鏈條上的各個重要環節,這本著作甚至可以作為碳排放交易的說明手冊。 2021年1月22日,證監會批準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將上市交易碳排放的相關衍生品。2022年4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由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并將于2022年8月1日起施行,這為未來中國碳衍生品上市交易鋪平了道路。碳排放衍生品的標的資產是碳排放權,是一種全新的衍生品品種。該書系統介紹了碳排放衍生品的合約內容、品種特點、交易機制等,能夠為未來國內交易者參與碳排放衍生品交易提供有益的指導。 《中國碳排放交易系統構建——來自歐盟的經驗》一書結構合理,條理清晰,數據資料齊全,論證與分析嚴密,是碳排放交易這一全新領域中不可多得的好書,可以為研究碳排放交易系統的運行機制,碳現貨及碳排放權衍生品的交易機制等提供全方位的參考。
|